玻璃熔窑的寿命,除与玻璃窑用耐火砖本身的性能、质量有关外,在很大程度上,与砌体质量、保温方法、保温程度等有关.而这也关系到熔窑能否正常作业、玻璃质量的好坏及熔窑能耗大小的问题。下面河南耐火材料厂介绍下玻璃熔窑的砌筑。
玻璃熔窑砌体质量,包括泥浆的性能与耐火材料是否匹配、砖缝大小、预留膨胀缝的合理性、采用的砌筑方法是否恰当以及砌筑质量等。
玻璃熔窑的砌筑方法有两种:干砌法和湿砌法,凡需要有较高的密封性且有适合的耐火泥浆与材料匹配,并且耐火泥浆的使用不影响玻璃质量的部位均可采用湿砌法,否则用干砌法。采用湿砌法时,泥浆用料的耐火度与化学组成应同耐火砖的耐火度与化学组成相适应,例如:硅砖砌体必须用硅质泥浆,高铝砖砌体须用高铝质泥浆,粘土砖砌体须用粘土质泥浆,否则,耐火砖与泥浆在高温下产生低共熔物,从而缩短砌体寿命。
由于耐火砖的外形尺寸具有一定的公差,在砌筑时必然存在一定的砖缝。从生产要求来讲,砖缝越小越好,因为砖缝总是抗熔渣侵蚀的薄弱环节。在国家标准中,根据窑体各部位所处环节和生产工艺要求的施工精细程度,耐火砌体可分为五类,各类砌体耐火砖砖缝尺寸规定如下:
特类 ≤0.5mm
一类 ≤1.5mm
二类 ≤2mm
三类 ≤3mm
四类 ≤4mm
为了防止玻璃熔窑在烤窑升温过程中,窑体各部位耐火砖受热膨胀和晶体转变引起的窑体变形和结构破坏,在砌筑时应该留设膨胀缝。膨胀缝的尺寸是根据耐火砖的性质来决定的。若无特殊要求,在砌筑时,每1mm长的砌体的膨胀缝宽度可参照下列尺寸:
粘土砖砌体 5~6mm
高铝砖砌体 7~8mm
硅砖砌体 12~13mm
镁砖砌体 10~12mm
镁铝砖砌体 10~11mm
为了使熔窑砌体质量符合工艺要求,各部分窑体在砌筑时均有不同的砌筑方法与要求,分别简介如下:
1.池底的砌筑
熔窑池底承受玻璃液的全部重量,一般采用大型粘土砖以提高抗侵蚀能力和结构强度,池底砌筑应采用干砌法,属三类砌体。
池底砌筑,纵向从卡脖开始向两端进行,横向则从窑的中心线开始。砌体的纵横砖缝分别互相平行,不交错,且耐火砖底部与扁钢接触处应完全吻合。砌筑时,缺棱掉30mm以上的耐火砖不宜使用,且缺棱掉角处不能汇于一起。
耐火砖之间应留设膨胀缝,横缝2mm,纵缝3~4mm。
如果对窑底进行保温,应先砌筑保温筋,然后砌保温砖,保温筋不能偏斜,避免池底砖偏斜而漏玻璃液,侵蚀保温砖。保温层的上平面保持水平,正负误差以≤1.5mm为宜。
砌筑池壁时,常对砌池壁处的底砖部分根据测量标高进行现场加工,须注意不能加工与玻璃液接触的面,以免减弱其抗侵蚀性。
2.池壁的砌筑
池壁砌筑应采用干砌法,属二类砌体。
池壁砌筑前,应将电熔砖上的毛刺,模砂以及妨碍砖与砖接触的浇铸口清除掉,以减小砖缝。另外,砌筑时应使浇铸口朝向窑内,防止窑后期侵蚀严重而突然漏玻璃液,但通路之后的电熔砖浇铸口应朝向窑外。池壁一般错缝砌筑,但90o拐角处必须砌成直缝,不得咬碴,并且直缝应平行于较长的池壁段。另外,拐角处的池壁砖缝应避开玻璃液的正面冲刷。采用错缝砌筑的弊病是:因砖材规格大小不完全相同,有可能使个别耐火砖横缝太大,而且上一行电熔砖对着下一行两块砖之间的竖缝外易被侵蚀。因而有许多厂家采用上下直缝码砌的方法。由于第一行池壁砖易被侵蚀,所以应将第二块池壁砖向外探出50mm以上,以方便热修顶砖。
3.胸墙的砌筑
胸墙部位温度高,砌筑不当将大大缩短熔窑的寿命。采用电熔耐火材料时,应用干砌法,砖缝应尽量小,用硅砖作胸墙材料时湿砌法,泥缝不得大于3mm,属三类砌体。
当用电熔锆刚玉砖砌筑胸墙时,应将砖与砖的接触面进行加工,使之充分接触以减小砖缝。与上炉接触的胸墙应紧靠小炉垛,膨胀缝的留设应避开工字则立柱。
挂钩砖安放时,注意砖面水平,挂钩砖之间留设膨胀缝1~1.5mm(正对工字钢处不留膨胀缝),砖的钩面与铸铁板之间应留膨胀缝5mm。
上间隙砖与大璇接触面应留缝5~8mm,小面与大璇砖之间的接触面应湿砌,每块砖与大璇都应严密吻合。胸墙的下间隙砖宜千砌,每隔二米留设5~8mm的膨胀缝。胸墙砌筑完毕,应将胸墙与大璇碴之间的空档从胸墙外侧每隔0.4~0.5m用砖卡紧一次,以防胸墙向里倾倒。
4.窑池璇顶的砌筑
熔窑的熔化部和冷却部璇体的砌筑工作十分重要,砌筑质量直接影响到砌体的牢固性和气密性。璇顶属一类砌体,采用湿砌法砌筑。
当磺顶周围的工字钢符合设计要求、立柱的拉条,顶棍已上紧固定,大璇的璇碴角铁找平之后,方可砌筑磺碴,璇碴的上平面应注意水平。璇碴与磺碴角铁必须靠严,靠紧,磺碴之间不留膨胀缝,两节大璇之间的碳碴应留设直缝。
大璇的砌筑不能采用标准耐火砖,砌筑前在璇胎上弹划几道以中心线为准的平行线,以便于砖的平行砌筑与发现砌筑误差。第一节大碇与第二节大璇之间留设直缝,第二、三节大礞之间应留楔缝,楔头在第三节大璇上。大璇锁砖高度一般为80~l10mm,应同时均匀地在某一节上打入,使整个璇受力均匀。
反璇及其爬碴的砌筑,可湿砌也可干砌,砖缝≤1.5mm,砌筑从两侧开始,中间会合,一侧反磺的卡档部分砌筑完毕后,再将锁砖同时打入,第一行锁砖留设高度应高于第二行锁砖。另外,反璇及爬碴之间也应注意结合严密。
大璇的砌筑顺序是从两侧同时开始向中间进行,有反璇则先砌反璇。砌筑过程中应尽量使璇胎两侧的荷重随时保持一致,以防璇胎倾斜变形。
5.小炉的砌筑
小炉是玻璃熔窑的燃烧设备。
小炉的侧墙、后墙、前墙、中间隔墙均属于三类砌体,小炉顶璇,斜坡璇,舌头璇等均属于二类砌体,用硅砖时,一般采用湿砌法砌筑。
小炉墙体砖行应交错咬砌,尤其是燃煤气的小炉风火隔墙要层层吱碴,行行错缝,有保温结构时要层层留碴,以备砌保温层时与墙体咬碴。所砌出的小炉墙内截面要平整,不允许出现砖材里出外进现象。
小炉斜坡璇与顶璇及它们的侧墙间对接处应码成直缝,不咬碴。斜坡璇及侧墙与小炉平璇及侧墙间应留设膨胀缝,一般为60~80mm。砌筑时,要求稳放璇碴角铁、磺碴,支好璇胎、模型板并固定,先砌斜坡璇,后砌平璇,两节磺对接面要吻合严密,不能出现对接面上、下缝。
小炉平璇璇碴与大璇碴问不得有缝隙。如果平璇头与反璇不能吻合时,要少许修理平璇璇头,不能触动反璇,砌完平璇,进行灌浆处理。采用“插入式”结构时,大璇与小炉平璇间采用找平砖堵严,且要用上间隙砖保护大璇璇碴及上巴掌铁。
砌小炉垛时,要根据小炉口宽度尺寸将小炉垛挂钩砖码砌平直,然后将喷火口挂钩砖码砌好,砌筑小炉垛时要切实做到内表面平整、垂直。
小炉璇的锁砖应高出璇顶50~60mm,应待一侧的几个小炉砌完之后再同时打入,并应进行灌浆处理。
所砌筑的小炉,其中心线与熔窑中心线保持垂直,各部位的尺寸、倾斜角度等要严格符合设计要求。
6.蓄热室的砌筑
(1)墙体的砌筑 蓄热室墙体除风火隔墙宜砌为二类砌体外,其余均为三类砌体,墙体的砌筑一般采用湿砌法。墙体尺寸有345mm、460mm、575mm、690mm、805mm等几种,其中外墙外侧还应砌筑保温砖和红砖。
砌筑墙体时,所有的墙每层耐火砖都要错缝砌筑,严格控制耐火砖砖缝和墙内壁尺寸,并要求内径各截面平整,不允许出现砖材里出外进现象。
外墙耐火砖材每隔7~8层应咬压保温砖和红砖一次,门墙上的观察孔应对准格孔。隔墙的膨胀缝不分段留设,而应留在两端蓄热室门垛的位置上。
(2)璇体的砌筑 蓄热室中的璇包括炉条璇、半圆璇、横璇、门璇、小炉承重璇等,宜采用湿法砌筑,属于二类砌体。砌筑前为了正确掌握各种施工误差、耐火砖尺寸误差以及加快砌筑速度,应将砖材进行预排并编号。
所砌筑的炉条璇,应能承受格子体的直接压力,所有蓄热室的炉条璇都应准确对顶,以便相互承受力的作用,炉条璇应严格找平,以便能垂直码砌格子体。璇砖砌筑时,每块耐火砖的泥浆应均匀,不能忽多忽少,璇砖下部与璇胎要严格吻合,封口砖的高度一般为璇厚的1/4左右,不能过松或过紧。璇砖加固筋和爬碴加固筋在通过圆心的某一角度的直线上,砌筑完毕的炉条璇上表面都在一个水平面上,且每根炉条璇都要垂直于水平面,不能左右歪斜。
半圆璇的砌筑,采用湿砌法,从璇的两侧同时进行,以免璇胎位移变形,砌筑中随时测量,掌握尺寸,每块耐火砖均应用木锤敲打严实。每行璇砌完均应用弧度板靠严。锁砖留设高度为璇厚的1/3~1/4,高度一致,砌下锁砖后应进行灌浆处理。
半圆璇砌好之后,可以砌门璇。门墙属三类砌体,用湿砌法砌筑。门璇锁砖应在一侧门璇全部砌完后一齐打入,锁砖高度≤50mm。
小炉承重璇要求用二类砌体。砌筑时,注意检查跨度及前后尺寸。为保证上升道口尺寸,有必要进行移动和修理,锁砖高出璇顶60mm左右,砌完后灌浆处理。上升道口的探碴部位应均匀探出,每次探出15mm左右,上升道口找平时,现场打砖,找平部位泥缝<3mm。
半圆璇之间填坑至半圆璇横礁碴的下标高后,可以进行补齐圆璇之间横璇碴的砌筑,然后砌筑横璇。砌筑时,要保持璇砖与璇胎之间吻合严密,并注意使璇的两个璇头和中间璇砖每行平行,横璇锁砖为砖厚的1/3即可,每节璇的锁砖高度应留设一致。
(3)格子体的砌筑 格子体是蓄热室中用于蓄热、放热的部位,应采用干砌法砌筑。码砌格子砖前,在炉条璇找平砖上砌筑两层171mm×113mmX65mm的护砖,这两层护砖,既对炉条璇起保护作用,有利于热修格子体,又对炉条磺再次找平。在护砖上先码一层460mm×230mm×65mm的耐火砖,然后码放格子砖。格子砖要码放平整、垂直,格子体的垂直孔必须与炉条孔对准,不能偏斜。格子体四周应留膨胀缝,宽度应在50mm以上。
7.烟道的砌筑
烟道是熔窑排出废气的通道,也是二次助燃空气和煤气的通道,因为它与烟囱相通。砌筑时应注意严密性,否则会因其内部负压而漏入冷空气。烟道底标高应高于该地区历史最高地下水位300mm以上,否则应进行防水处理。
烟道的底、墙、璇均宜采用湿砌法,属三类砌体,一般采用粘土砖。详情请关注“工业烟囱内衬用耐火材料”。
底部的砌筑,一般由中间向两侧进行,最上一层耐火砖的长度方向应与烟道气流方向一致。底部与墙应各自独立,不能咬砌。底部每层砖的砖缝、膨胀缝均应错开,烟道纵向一般每隔2m留设膨胀缝一道,横向膨胀缝的留设应符合工艺要求。
烟道墙厚230~370mm,另外红砖保温墙120mm,每隔7~10层砖由耐火砖向红砖咬碴一次。烟道最上一层壁砖全部采用耐火砖。烟道壁的膨胀缝每隔2m留设一道,层层交错。
烟道璇砌筑时,璇碴砖应安放平整。砌璇砖应交错进行。璇砖上所需泥浆要均匀,璇砖砌筑时保持与璇胎严密吻合。
此外,烟道各处应根据生产需要留设测温孔、测压孔、清扫孔、闸板孔和防爆孔等。
玻璃熔窑的其它部位如前脸墙、引上通路、成型室等的砌筑要求与方法与前述内容有其相似之处,在此不作细述。
虽然各玻璃厂砌筑熔窑时的要求和具体方法不尽相同,但都是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即“砌、密、适、胀、平、稳、用、净”。“砌”,即按工艺要求采用干砌法或湿砌法;“密”,即砌体砖缝小,密实性好;“胀”,即须考虑砌体受热膨胀的问题,恰当留设膨胀缝;“适”,即所用耐火砖砖材、泥浆等成分相匹配,性能相适应,满足该部位工艺要求;“平”,即砌体表面(尤其内表面)平整,无里出外进的情况出现(个别有特殊要求的部位除外);“稳”,即砌体结构稳定性好;“用”,即砌体在生产中便于操作维护且经久耐用;“净”。即砌筑完毕,应将砌体内表面(尤其接触玻璃液的部位)、缝隙等处吹扫干净。
本文由河南耐火材料厂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zhoudd.com
相关文章推荐:玻璃窑用耐火材料标准